芦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的副作用有什么?
什么是芦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芦根,中药名,又名芦根、芦根、芦头等,别名很多,是多年生高草本植物。芦根是草芦的根茎,性寒,味甘。芦根全年可采挖,芽、须根、膜叶去掉,鲜用或晒干。那么,芦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芦根有什么副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芦根知识介绍
芦苇根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芦苇的地下茎。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常生于河塘岸边的浅水区。可于春末夏初、秋季采挖,洗净泥土,剪去残茎及须根,剥去薄膜,切段晒干,或鲜用或捣烂取汁。
步骤1:鲜芦根呈长圆柱形,有的略扁芦根的作用,长短不一,直径1~2厘米,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外皮疏松可剥落,节节呈环状,有残根和芽痕. 体轻,坚韧,不宜破碎,断面黄白色,中空,壁厚1~2毫米,环上有小孔,无臭,味甜。
第二步:干芦根呈扁平圆柱状,节间有硬节,节间有纵向皱纹。其余特性与鲜芦根相同。以厚薄均匀、黄白相间、有光泽、不需要的为佳。
现代医学证明,鲜芦根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B2、C、天冬酰胺、多糖、糠醛和水溶性糖。具有解热、镇痛、增强免疫、降压、镇静、抗肿瘤等作用,可用于发热、烦渴、肺炎、肺脓肿、支气管炎等疾病。
芦根的功效与作用
一、芦根的功效
1、鲁根清中散风热,可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常与桑叶、菊花、桔梗等药合用,具有祛风清热、散肺止咳之功效。.
2、芦根用于热病烦渴。芦根性味甘寒,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热伤津液、烦躁口渴等功效,常与石膏、麦冬、天花粉等药物合用,以增强功效。药力。
3、生药更厉害,可以治疗热伤津液的重伤。对于口干、烦渴、泡沫粘稠者,常与荸荠汁、梨汁、麦冬汁等配伍,方如五汁饮于《温病调典》。
4、芦根用于热水淋浴和涩痛。芦根用于清热利水通淋,治疗通淋常与木通、洋车前子、滑石粉等药合用,可利湿清热,通淋止痛。清热解淋,凉血止血。
5、小儿麻疹初期,出疹不顺,可将芦根与薄荷、蝉衣混合,散风清热,祛毒除疹。
二、芦根的作用
1、芦根治胃热解渴:芦根15g,麦冬、地骨皮、茯苓各9g,陈皮4.5g。油炸。(《安徽中草药》)
2、百日咳、咯血用芦根:(芦根)30g,卷柏6g,木蝶6g,牛皮果冻7.5g。水煎服。(《湖南药史》)
3、治口疮:芦根四两,软木、升麻各三两,生地五两。切上四味,用4升水,煮至2升,去泥,取糯米。含极寒吐等。(《台外》引《极言坊》)
4、芦根治牙龈出血:(芦根)煎汤,代茶饮。(《湖南药史》)
芦苇根副作用
1、芦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每个人都有这个常识。它是一种三点毒药。中医难学,更难掌握。很多中医都知道什么病用什么药。名医与普通医生的区别在于药量。芦根性寒,用量多一点会有副作用。芦根的作用,伤脾胃。
2、因为芦根是感冒药,有清热止咳的作用,但要记住,脾胃虚弱的人不能吃芦根,没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与巴豆一起服用。
3、芦根是无毒的。鲁根汤水煎服无副作用。长期使用或大剂量使用无明显副作用。芦根中所含的粘液可能会导致脾虚和腹泻的人大便稀少。
编者小结:这里介绍了芦苇根副作用的相关资料。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下方给小编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给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