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护理措施及护理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护理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是起源于骨骼系统本身的恶性肿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性骨肿瘤,多发生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临床表现通常以局部症状(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为特征,然后是全身性恶病质。以手术为主的联合治疗。本病预后差,患者身心俱受煎熬。护理主要是帮助患者减轻身体上的痛苦,克服悲观失望,正视现实,使他们能够配合治疗。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①焦虑; ②恐惧; ③肢体运动障碍; ④ 自我照顾缺陷; ⑤ 营养缺乏; ⑥ 自我形象障碍; ⑦ 疼痛;缺乏知识:当地肿瘤护理知识。
一、焦虑
二、恐惧
三、肢体运动障碍
四、自理缺陷
以上一至四参考《骨科患者一般标准护理方案》中的相关内容。
五、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1 恶病质。
2 食欲不振。
主要表现:
1 虚弱和疲劳。
2 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 20%。
3 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低于正常值。
护理目标:
1 患者可以吃足够的营养食品。
2 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所改善。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充足营养对身体的重要性,强调营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2尽量选择营养丰富、适合患者口味的食物。
3 鼓励少吃,注意用餐环境。
4 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
关键评价:
1 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2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是否适合个体。
六、混乱的自我形象
请参阅“截肢后患者的标准护理计划”。
七、疼痛
相关因素:恶性肿瘤组织的局部浸润和神经末梢的刺激。
主要表现:局部剧烈、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
护理目标:患者疼痛得到控制。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恶性骨肿瘤的主要表现是疼痛,消除病灶(手术切除)是缓解疼痛的首选;对症治疗应配合医师进行,才能充分发挥疗效。
2 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便及早、充分、准确地使用止痛药。
3 避免触发:
(1)肿瘤局部制动:①在脊柱肿瘤处放置枕头,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翻身时保护局部,防止扭转。②患者应避免下肢负重肿瘤;使疼痛加重。
(2)移动病人和更换床单时,避免接触局部肿瘤。
4 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镇痛剂,通常在疼痛发作开始时使用。常用三步镇痛药:
(1)第一步止痛药:非阿片类制剂,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扑热息痛等。
(2)二步止痛药: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强效止痛药等。
(3)三步止痛药:强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
5 使用方便、易操作的自控镇痛装置进行镇痛:麻醉师设定镇痛药物和剂量,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调整剂量。
6 关怀体贴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照料,增加舒适度。
关键评价:
1 患者的疼痛是否得到控制。
2 是否消除了患者疼痛的触发因素。
八、皮肤损伤的危险
参考《骨科患者护理总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九、潜在的并发症——伤口出血
相关因素:
1 肿瘤破裂。
2 截肢后。
主要表现:
1 肿瘤高度肿胀,血管充血。
2 肿瘤截肢后残端感染和瘀伤。
护理目标:
1 患者未出现大出血。
2 患者大出血及时抢救。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截肢部分肿瘤自毁和大出血的可能性,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2 在床边放止血带和沙袋。
3 避免触摸或接触有肿瘤的肢体,尤其是肿瘤较大、局部肿胀严重、血管高度充血的患者。
4 截肢患者的护理措施参考《截肢后患者规范护理方案》中的相关内容。
关键评价:
1 患者瘤体及截肢残端无大出血。
2 一旦上述部位出现出血,患者可进行紧急救治。
十、知识匮乏:局部肿瘤护理知识
相关因素:
1 没有受过专业教育。
2 缺少患者角色。
3 患者角色增强。
主要表现:
1 自我管理的局部用药。
2 否认诊断,自行处理病变。
护理目标:
1 患者及其家人了解局部护理。
2 患者及其家属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局部肿瘤护理的重要性:延缓肿瘤扩散。
2不要对局部肿瘤进行挤压、按摩、热敷和理疗恶性骨肿瘤,以防止肿瘤细胞扩散。
3 不要在局部肿瘤上自行涂抹药油、外用和兴奋剂软膏,以免对肿瘤造成局部刺激。
4 避免局部压迫并触摸肿瘤以防止出血。
关键评价:
1 患者及家属是否了解当地肿瘤护理。
2患者是否配合当地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