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全书 百科资讯 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约400万hm2作物面积达81%

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约400万hm2作物面积达81%

更新时间:2022-09-21 1:05:02 分类:百科资讯 浏览:19

转基因一直是公众厌恶的话题。

可见,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过敏性、营养价值等安全性存在争议。目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种类进行严格控制,只有经批准的转基因食品种类才能上市销售。还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管控措施,规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生产和销售,让人们吃得放心。同时,国家要求对市售的转基因食品进行明显标识,让消费者知道。

1.转基因的现状

公众之所以议论转基因,是因为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基于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改造生物体,生产出人类所需的食品、药品等产品,实现对传统技术手段的更新。

基因技术大大缩短了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时间,加快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某些特性,如抗虫、抗旱、抗盐碱等。转基因作物可以释放农药或生产更有营养的食物。

尽管许多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持怀疑态度,但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粮食短缺导致使用基因工程来改良农作物。因为对于那些贫穷的国家来说,食品安全关系到他们比饥饿还难忍。

自 1996 年转基因植物商业化以来转基因危害,全球转基因植物面积以年均两位数的百分比快速增长。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中心(ISAAA)发布的年度报告,201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7亿hm2,比2011年增长6%。

据种植面积统计,全球约有81%的大豆、35%的玉米、30%的油菜籽和81%的棉花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名前五的国家是美国和巴西。 ,阿根廷,加拿大,印度。

中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约400万公顷,居世界第6位,其中大部分为转基因棉花。我国粮食供应以自给为主,但进口一部分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

2.转基因的危害

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1)在转基因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因毒素蛋白过表达或基因导入导致基因重组或标记基因转移而发生,可能引起各种毒性。

(2)某种基因的植入可以使植物具有相应的性状,但也可以改善周边物种的性状。比如使用草甘膦抗性可以提高作物的抗草性,但是随着提高作物抗性的重组基因引入杂草,几年后杂草也会产生抗性,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影响作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致敏性

食物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问题,食物过敏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过敏问题属于免疫过敏反应,外源基因产生新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人体内的过敏反应。目前已知的过敏原很多,转基因作物通常会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段来表达特定的蛋白质。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会产生一些未知的过敏原,从而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基因工程涉及将特定蛋白质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而在少量食物中发现的蛋白质会引起大多数过敏反应,例如坚果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价值

转基因食品的实际营养价值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与传统的非转基因食品相比,转基因食品的产量大大增加,解决了人类粮食短缺的问题。但同时,如果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价值下降或体内的营养物质受到干扰,人为改变蛋白质成分的食品能否被人体有效吸收利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转基因食品缺乏长期研究

植物基因的重组会带来严重的风险和安全隐患。目前尚无长期风险信息表明这些食品是否具有长期危害性。

3.现有控制方式

对转基因作物的限制

我国严格限制进口转基因作物的种类。只有经过批准和安全批准的转基因产品才能进口。 2018年,我国共颁发转基因作物进口安全证书31种转基因危害,涉及玉米13种、大豆10种、油菜6种、棉花2种。现阶段,由于我国部分农产品产量不足以满足需求,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转基因农产品,但全部作为加工原料,无法满足需求。直接流入食品市场。比如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大豆主要用于生产大豆油和生产豆粕,主要用作畜禽养殖饲料。

我国转基因作物必须取得农业农村部的转基因安全生产和应用证书,方可进入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阶段,严格控制转基因种子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杜绝非法种植转基因作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要求,转基因作物还需取得品种批准证书、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方可进入商业种植。虽然2018年农业转基因生产和应用安全证书共批准了365种转基因作物,而且国家也鼓励发展转基因作物,但截至2018年底,我国唯一获批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是棉花和木瓜。

转基因安全控制

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保障人类健康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监管制度,专门成立了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用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成员必须由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卫生和环境保护的专家组成,具有绝对权威。根据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从低到高分为I、II、III、IV四个等级。经专项审查考核合格后,可按有关规定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是,安全风险等级越高,国家相关管控措施就越严格,以确保转基因作物的安全储存、运输和销售,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在国家严格全面管控下,我国上市的所有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同时,我国还制定了现有转基因作物检测标准,以满足人们对现有转基因作物的鉴定,使人们能够识别现有转基因生物的种类,判断其是否属于转基因生物。国家允许食用,保证消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标签管理

为了让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有正确认识,国家实行转基因生物标识制度。对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按规定标识或者未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和销售。我国目前有实行强制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籽、棉花和番茄五种作物,共细分17个产品。目前,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转基因食用油,如玉米油、豆油等。根据农业转基因产品标识的相关规定,需要在包装上明确标注“GMO XX加工产品”或“加工原料为GMO XX”,让消费者知晓。但是,对于我国尚未批准作为加工原料进口的转基因作物,在我国尚未批准进行商业种植的转基因作物,该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产品在市场上是不存在的。大米、花生及其加工产品等标签和说明书上不得标注“非转基因”。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