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血液病学】润肠酒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血酒
【来源】《实用中医血液学》
【配方】①青矾(煅)90g,大枣120g,面粉、醋适量。 ②鲁党参45g,毛白术36g,陈皮36g,厚朴30g,六神曲30g。
【制法】将青浓硫酸煅烧,研成细粉,大枣煮熟去皮。将绿矾粉和醋倒入砂锅中溶解,加入枣肉,煮沸,浓缩,加入适量小麦粉,捣烂制成绿豆大小的丸剂,晾干备用。将芦党参、毛白术、陈皮、厚朴、六神夷在白酒中浸泡2周,然后过滤。
【用法】口服。每次服1g绿矾丸,配药酒15ml服,每日3次。 8周为一个疗程。
【功效】健脾利湿,养血养胃。
【适应症】缺铁性贫血。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不要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减少铁的吸收。
【注】本方和绿矾的使用最早见于《本草纲目》。绿矾,即皂甙,主要含有硫酸亚铁。因其酸味强,对人体喉部黏膜有强烈刺激性,故不能内服,只能外用。绿矾经过醋和火烧成红色。它被称为红矾。它可以减轻其酸味和刺激性。它可以口服。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刺激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再生。芦党参、大枣、白术、陈皮、厚朴、六神曲,是在平胃散的基础上加减配方,具有健脾燥湿、理气胃、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明矾对胃的刺激所致。反应。丸剂的起始剂量要小,每次1g,如无不适,可逐渐增至每次15g。
二人润昌酒
【出处】《妇科笔记》
【配方】杏仁、火麻仁、枳壳、各30g。
【制作方法】杏仁去皮倒尖,枳壳煸炒至黄色,赤叶煸炒,去核。将所有药物磨成粗粉,装入纱布袋中,用500ml白酒浸泡。 14天后取出药袋,挤出药液,与药酒混合,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一日一次,每次20~30ml。也可以与白蜂蜜混合。
【功效】润肠通便。
【主治】虚人及老年人便秘。
【补充说明】便秘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在便秘的情况下,热量更多,食物积累更多。宜用大黄、枳壳等药物清热;法律。食谱中,杏仁和麻籽富含油脂,具有润肠的作用。配用枳壳行气,配赤叶仁调肺大肠气。多种药物配伍,增加润肺通便之力。蜂蜜还有保湿作用药酒,所以在服用药酒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的白蜂蜜来增强效果。药用 是 lia Retz 的果实。果实中含20%~40%的单宁,有止泻作用,但仍含有引起腹泻的番泻甙A,故本品具有先泻后涩的作用。虚人、老人用泻药治疗便秘后,有时会出现腹泻过度,所以方剂中使用没药也起到调节和约束的作用。
七七与味酒
[来源]《辨证论治》
【配方】木香10g,檀香10g,砂仁10g,苦园15g,厚朴15g,陈皮24g,白术27g,藿香27g,甘草10g。
【制法】上药粉碎成粗粉,白酒浸泡2周,去渣过滤。
【用法】口服。每次20ml,一日2次。
【功效】行气止痛,祛湿胃中。
【主治】胃脘痛药酒,呕吐,气滞湿滞。
固本止咳酒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配方】黄芪90g,淫羊藿36g,白术36g,白卜30g。
【制备方法】白酒浸泡2周,去渣过滤。
【用法】口服。每次15ml,一日3次。
【功效】补肺肾,健脾化痰。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久久,证候为肺肾两虚,痰瘀互结所致。症状包括咳嗽吐白色泡沫痰、气喘、自汗、恶风或运动气短、腰酸四肢酸痛、咳嗽遗尿、夜尿增多。
【注】本方基于赵恩祥教授近40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经验。
当归酒
【来源】体验党
【配方】当归15g,藁本15g,川芎15g,羌活15g。
【制法】上药粉碎成粗粉,放入白纱布袋中,扎口,用500ml米酒浸泡10分钟,大火烧开,转小火煮5到10分钟,关火,待凉后放药。将袋中的汁液挤出,与药酒混合即可食用。 【使用方法】取暖。每次30ml,一日3次。 【功效】辛温散表,祛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
【注意事项与禁忌】外感风热咽痛者忌服。
【附注】白芷、白芷、羌活均为辛温外用药,具有良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对治疗外感头痛有很好的作用。其中,白芷主治阳明经额头头痛,高本主治厥阴经上方头痛,羌活主治膀胱经后枕部头痛,川芎辛温生散主治抬头祛风散。止痛,对各种头痛都有好处。四药合用,祛风止痛加倍,特别适用于外感头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