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广东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这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5岁的学龄前儿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新生儿科专家李思涛提醒家长手足口病高发,是时候让家长“提高警惕”了。 李思涛说,手足口病有五个主要特征,包括:手、脚、嘴等部位的疱疹;臀部或膝盖上也可能出现皮疹;口腔黏膜散在疱疹,疼痛明显;有的还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痛;病情严重的还可能伴有肌肉痉挛或脑炎、急性…
IS120
2022-10-07 12:05:37
一岁半宝宝踮脚走路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比如剪刀脚走路、脚底对触觉非常敏感、下肢轻微损伤、先天性马蹄足等因素。
1、剪刀步:一岁半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出现了兴奋失控、用力动作突出的现象。在成年人的扶持下行走时,下肢可能会出现踮起脚尖,双脚交叉并快速向前移动,就像脑瘫的剪刀步态,也就是总是踮着脚尖走路。但站立、坐、卧时,下肢和足部柔软,无明显僵硬,属于正常生理状态,无需特殊处理。家长要在幼儿阶段正确教导,让孩子不用担心,可以平脚走路,剪刀步也能逐渐消失。 2、脚底对触摸很敏感:儿童脚底的皮肤柔软而敏感。如果地面太硬太冷踮脚走路,走路时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所以一直踮着脚走路也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不需要特殊处理。只是要小心避免可能让您的孩子感到不舒服的环境。 3、轻微下肢损伤:腿部或足部轻微拉伤、扭伤等,可能没有明显的伤口、瘀斑等,但一年半后会引起局部疼痛,导致总是踮起脚尖 表演。如果下肢及足部无明显外伤或瘀斑,活动范围正常,适当休息即可逐渐恢复。 4、先天性马蹄足:是一种复杂的先天畸形,包括马蹄足畸形、高足弓、足内收、前足内翻、内旋畸形。一岁半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脚部畸形而踮着脚尖走路,导致走路姿势不稳定。确诊后应尽快进行治疗,主要采用庞塞蒂法,即按一定顺序通过手法和膏药矫正足部畸形,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当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时,父母应该耐心地教孩子在木板和柔软的地毯上走路。家长要教孩子正确的走路姿势,培养平衡感踮脚走路,坚持让宝宝自己走路,锻炼宝宝的小腿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