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水痘、丘疹性荨麻疹、口腔溃疡的区别
手足口病,很多家长一听到都吓坏了。
上周,小编带着孩子去打疫苗了。挂号窗口的一位家长抱着孩子问:“我儿子脚上有小疹子,能打疫苗吗?是手足口病吗?”
p>
旁边的父母听到这话,下意识地抱住了孩子,赶紧回去远离“危险源”。如果被感染了,那就麻烦了。
医生隔着窗户仔细检查了孩子的手掌、脚底和嘴巴,笑着说:“这不是手足口病。”
确实,有很多疾病的症状与手足口病相似手足口病症状图片,很多家长都认不出来。
今天小编就教大家辨别4种与手足口病非常相似的疾病:疱疹性心绞痛、水痘、丘疹性荨麻疹、口腔溃疡。另外,提醒大家平时注意防范,但不要让手足口病侵袭我们的宝宝。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消化道或日常接触传播。
发病时小儿通常先发热,手心和脚底有疱疹(皮疹周围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疼痛为很明显。
有些孩子可能会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抱怨头痛。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能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疱疹性心绞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为2-7天。本病又称“看不见的手足口病”,易与手足口病相混淆。 (小编那年宝宝得了疱疹性心绞痛,某家医院的医生居然诊断出手足口病,让我们折腾够了~~)
区别1、疱疹的位置不同
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先是喉咙出现疱疹,然后发展到手掌和脚底,少数会发展到手背和脚背。
疱疹性心绞痛的疱疹只出现在嘴里。
不同点2、皮疹特征不同
手足口病的皮疹一般有小米或绿豆大小,周围有红色、灰白色的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疱疹性心绞痛初期为灰白色小丘疹,周围有潮红,后来变成有光泽的疱疹,破裂后变成小溃疡。大多数可见的丘疹、疱疹和溃疡并存。
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疾病中的柯萨奇16病毒引起,而水痘则由水痘病毒引起。
区别1、“痘痘”的位置不一样
手足口病的“痤疮”主要发生在口腔黏膜、手足部位,并伴有口咽部或口腔溃疡的症状。
水痘是一种全身症状。一般来说,“痘痘”遍布全身,最常见的部位是前胸、后胸、腹部和背部。此外,“痤疮”可能出现在头皮、脚下、手指和手掌上。
区别2、皮疹不一样
手足口病皮疹较小,颜色较红,瘙痒不明显。低热同时出现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上的疱疹大小约为1-3mm。水泡破后,变为浅表糜烂、溃疡,烧灼感明显;手掌、脚趾后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通常会出现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到几十个。通常为 7-10 天。
水痘发烧时或次日,会出现米粒大小的红痘。几个小时后,疙瘩变成了水珠般明亮的水泡,大小略大,皮薄,而且很痒。该病通常持续 1-2 周。
区别3、伴随的症状不同
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一般都会喉咙痛,因为喉咙痛而拒绝进食。
患水痘的孩子没有这种现象。
丘疹性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由昆虫叮咬后出现水疱、丘疹等皮疹引起。
区别1、水泡的特点不一样
手足口病多为米状椭圆形白色水泡,周围有潮红,看起来干燥不痒。多见于手指、手掌、脚底和嘴巴。
丘疹性荨麻疹的水疱为肤色或浅红色或浅棕色,大小不等,摸不着,周围无潮红,多数患儿会出现剧烈瘙痒,可聚集或分散,多见常见于胸部、背部和四肢。
区别2、伴随的症状不同
手足口病一般不痒,一般不会过度影响宝宝睡眠。
丘疹性荨麻疹常伴有剧烈瘙痒,尤其是夜间,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一般口腔溃疡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主要是溃疡。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是疱疹病毒。
不同的点,不同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症状是手掌、脚底、嘴巴和臀部出现小皮疹,并伴有发烧。
口腔溃疡的症状是口腔、咽喉、软硬颚、上下唇内侧等部位出现小红疹,大多不发热。
最后,简单说一下手足口病的预防。大家要牢记15字防病诀:“勤洗手、吃熟食、喝白开水、勤通风、多晒太阳。”
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手足口病症状图片,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儿,保持家中、教室等场所卫生,经常通风。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取一个人少,人多的地方。抵制不带孩子去餐厅、超市、商场、室内游乐场需要很大的决心!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还是要多加注意。
本期到此结束。下一期会详细告诉你,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敬请期待。